期刊导读

蔚县剪纸:融汇中西的美丽之花

来源:中外文化交流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0-12-22

编者按:中华文化的最大特点就是它的开放包容,它一直以海纳百川的胸怀,以兼融并蓄的态度,吸纳融会着各种外来文化中的优秀元素,不断丰富扩展着自身文化传统的内容。其中,凝结着我们民族智慧的非物质文化亦是如此。本期特约高佃亮、金久红两位专家学者,就蔚县剪纸、冀中笙管乐在中西文化交流视域下的前世今生各抒高论,期待能引起学界的关注、讨论与共鸣。

剪纸是中国最古老的民间艺术之一,最早可追溯到公元6世纪,其历史悠久、风格独特,深受人们的喜爱。民间剪纸作为一种镂空装饰艺术,在年节、祭祀等传统民俗活动中占有重要地位。可以说,剪纸具有深厚的民族文化底蕴和传统色彩。但任何一种艺术的产生、发展都是多种文化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绝不是从单一的文化环境中产生的。蔚县剪纸就是其中的一个典型。蔚县剪纸,作为中国唯一的点彩剪纸,以刻刀而非剪刀为主要工具,在民间剪纸艺术领域独领风骚,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而这样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是如何产生的,其发展过程中受到了哪些文化因素的影响,在当今“一带一路”的倡议下,又该如何展示它的独特魅力,这些问题也逐渐上升到学术研究层面,期待着学界和业界的梳理与探研。

一、蔚县剪纸的历史起源和发展历程

蔚县,地处河北省西北部,隶属张家口市,战国时为赵国代郡地,北周时期设立“蔚州”,后历代沿用,民国时期改州立县至今。蔚县位于太行山、燕山、恒山三山交汇之处,地理位置特殊,自古便是兵家必争之地,其境内的飞狐峪一直是沟通中原与西北及蒙古草原的重要通道。明朝以后,战事平息,商贸兴盛,蔚县作为内地通往塞外重要的交通枢纽,经济得到了很大发展。蔚县往北约150公里处为大境门,在清代被称为“路陆商埠”。据史料记载,大境门内外不仅有国内大小商家店铺1500多家,而且吸引了美、英、日、德、俄等40余家洋行,年贸易额可达一亿五千万两白银,相当于六十多亿人民币①周总印:《百年前的张家口——张家口近代史上最辉煌的时刻》,《档案天地》2017年第3期。,贸易空前繁荣。内地的丝绸、茶叶和瓷器途经蔚县、大境门传到蒙古、俄罗斯甚至欧洲,来自欧洲和蒙古的牲畜、皮毛等商品则经由大境门、蔚县传到内地。繁荣的经济贸易为精神文化的发展提供了滋养的土壤,蔚县剪纸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中产生发展的。

蔚县剪纸距今已有数百年的历史,关于蔚县剪纸究竟何时产生,有多种说法,但因年代久远无从考证。不过可以确定的是,蔚县剪纸是在“天皮亮”、刺绣花样、年画的多重影响下产生的。“天皮亮”是蔚县人的独创,即在云母薄片上用毛笔绘制图案,然后粘贴在窗户上的一种装饰品,俗称“草窗花”。云母片有很好的通透性,装饰在窗户上既不影响采光又可为室内增添光彩,由此可见蔚县人的巧思。到了明朝中期,随着贸易的兴起,中原的刺绣工艺传到了蔚县,随之出现了众多专业刺绣艺人。蔚县刺绣讲究“三分剪裁,七分绣”①周清溪:《蔚县早期剪纸——略谈蔚县“花样”》,见《蔚县文史资料选辑》(第3辑),蔚县政协委员会,1989年版,第37页。,即首先用剪刀和刻刀制作出白纸花样,然后刺绣者依照花样绣制。随着蔚县刺绣产业的发展,刺绣花样也越来越复杂精细,为以后剪纸工艺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到了清朝时期,贸易商又将河北武强的木版年画带到了蔚县,武强年画与“天皮亮”和刺绣花样不同,有着鲜亮的色彩,因此受到蔚县人的喜爱。蔚县彩色剪纸就是借鉴了武强年画的色彩工艺,并在此基础上不断革新创造,形成了中国唯一的“点彩剪纸”。

二、蔚县剪纸的独特风格及成因

民间剪纸在中国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山西剪纸、陇东剪纸、南京剪纸、佛山剪纸都名声在外。虽然如此,蔚县剪纸仍然凭其独特的魅力在剪纸艺术领域占有重要地位。蔚县剪纸的独特性主要体现在三方面:刀工、色彩和题材。

(一)蔚县剪纸是用镞刀刻出来的

说起剪纸,人们第一印象往往认为是用剪刀剪出来的。但蔚县剪纸不同,它是用镞刀刻出来的。北宋时期,城乡手工业获得了极大发展,出现了专业剪纸艺人,南宋都城临安市场上已有“剪镞花样”行业②薄松年:《剪纸收藏记趣》,《收藏家》1994年第12期。。这里的“镞花样”即是用剪纸艺人自制的刻刀镞刻剪纸。蔚县剪纸用的刻刀是由两块竹板夹住钢丝片,用线绳捆起来,再进行锉、磨、淬火、蘸钢等步骤,跟做箭镞的步骤类似,因此蔚县剪纸中的刻刀就叫做“镞刀”,蔚县的剪纸艺人也被俗称为“镞窗花的”和“镞花样的”。
上一篇:基于中外文化交流视角下小学英语口语教学策略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