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新闻

人物|许渊冲:书销中外百余本,诗译英法唯一人

来源:中外文化交流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0-10-10

全文共45786分钟。

本报记者

沈博妍 基础医学院2016级本科生

“1939年,我翻译了第一首诗,是林徽因的《别丢掉》。其实翻译这个诗呢,是因为喜欢一个女同学。当时我把这首诗翻译成英文写信给她,不知道她已经有人了。我寄给她,五十年后她才给我回信了。”回忆起自己翻译道路的开始,96岁的许渊冲露出了顽皮的笑容。

“林徽因这个诗是写给徐志摩的,林徽因热爱徐志摩,但是她实际上嫁了梁思成。徐志摩飞机撞山死了,林徽因走过徐志摩的故乡,见景生情呐,一样是明月,一样是满(隔)山灯火,只有人不见,梦似的挂起……”朗诵到动情处,许渊冲的声音忽然又有些哽咽。

这是在2017年央视《朗读者》的第一期节目中的情景。因为率真的性情流露,这位近百岁高龄的老翻译家迅速成了“网红”。

许渊冲在《朗读者》

奇遇

“1939年对我而言是奇遇的一年。”除了翻译了第一首诗之外,这一年许渊冲还遇到了三个对他来说极其重要的人:男同学杨振宁,女同学周颜玉,老师钱钟书。

周颜玉正是当年许渊冲喜欢上的那个姑娘。周颜玉长得极美,连老师吴宓都形容她“盛施粉黛,如樱桃正熟”。许渊冲至今记得他在1939年7月12日,将林徽因的《别丢掉》、徐志摩的《偶然》两首译诗及一封英文信投进了女生宿舍信箱。不料周颜玉已经订婚,这段朦胧的感情最后无疾而终。

杨振宁是许渊冲在《大一英文》课上的同学。许渊冲在自传中这样记载和杨振宁的初次会面:“我坐在第一排靠窗的扶手椅上,右边坐的一个同学眉清目秀,脸颊白里透红,眉宇之间流露出一股英气,眼睛里时时闪烁出锋芒。他穿的黑色学生装显得太紧,因为他的身体正在发育,他的智力又太发达,仿佛要冲破衣服的束缚;他穿的大头皮鞋显得太松,似乎预示着他前程远大,脚下要走的路还很长。一问姓名,才知道他叫杨振宁,刚十六岁,比我还小一岁呢。”

杨振宁喜欢探究,常能注意到异常现象。他在英文课上问老师叶公超“有的过去分词前用be,为什么不表示被动?”叶先生却反唇相讥“Gone are the days为什么用are?”后来杨有问题都不直接找叶公超,而是让许渊冲转达。这门课要求严格,杨振宁考了第一,才得八十分;许渊冲考第二,只得七十九分。然而杨振宁物理考了一百分,微积分九十九,是全校成绩最好的学生。

许渊冲一直暗暗和杨振宁较着劲儿。1957年杨振宁成了中国得诺贝尔奖的第一人,许渊冲觉得自己不能落后,“在外语领域也要搞出名堂”--直到2014年,他得了翻译界的大奖,还感叹“杨振宁拿奖比我早了五十几年,我们成绩差那么多啊”。

如今许渊冲在西南联大时期的同学,健在的只剩下杨振宁、王希季两人,他常常感到“很难过”。几年前许渊冲动过一次癌症手术,肠子切除了一部分,在身上做了结肠造口,从此大便不从肛门排出,而要从造口清理;此外,眼花、耳背等症状也如同自然规律一般到来。

许渊冲夫妇与朱光亚夫妇、杨振宁交流

钱钟书先生是许渊冲第二学期的英文老师,当年才二十八岁,是当时出名的清华“三才子”之一。钱先生上课不说汉语,只说一口标准牛津英语,讲课时“低头看书比抬头看学生的时候多;只讲书,不提问;虽不表扬,也不批评;脸上常常露出微笑。”

钱钟书先生的课堂十分注重深度和质量。许渊冲回忆钱先生讲《一对啄木鸟》时,用戏剧化、拟人化的方法,化科学为艺术,使散文有诗意,“把这个平淡无奇的故事讲得有声有色”。他不仅对文本做感性分析,还对句子做理性分析,语法讲得十分明白。

后来,钱钟书先生参与了《毛泽东诗词》英译的定稿工作,译文没有押韵。许渊冲觉得译得不好,把自己的韵体译文寄去请他指正。钱先生在1976年3月29日给他回信称赞“你戴着音韵和节奏的镣铐跳舞,跳得灵活自如,令人惊奇”,但又主张在翻译中“两权相害取其轻,得罪‘诗’而不得罪‘译’”、“诗是在翻译中失掉的东西”。

而许渊冲却反对恩师的观点,认为“如果把美的诗译得不美,那不可能是存真”。“既然写诗的作者愿意带着音韵的镣铐跳舞,译者有什么理由要丢掉这幅镣铐呢?如果丢了音韵,翻译出来的东西还能算是诗词吗?”
上一篇:150余位中外学者聚孔子诞生地达成“尼山共识”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