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树林”(Mangrove)作为海滨湿地的重要类型,不仅为海洋动物提供良好的生长发育场所,而且在调节气候、防治污染、净化海水等方面起到重要作用。因此保护红树林就是护佑人类的生存环境。将人类社会生活以及与人类社会生活有关的事物视作描写对象的文艺作品,从本土到域外对它有着怎样的当代书写呢?
一、中国当代文艺作品的书写
“红树林”进入到当代中国文艺界的书写视阈,从打着“红树林”的旗号看,恐怕首先要推广西《北海日报》副刊部韦照斌主编的《红树林散文作品选》(漓江出版社,1995年版)。该书收录了许可《人生风景》、吴景娅《镜中》、胡涤辉、黄克歧《面对大海》、阮直《美的反弹》、段扬《星星的歌》、张兴勉《热风椰韵》、温华森《撒落大海的梦》和雨非《下雨的日子》九位作者八本散文集子。这些作品书写的主要内容与“红树林”本身没有多大关联,在相当程度上,可以说它们与大名鼎鼎的莫言的长篇小说《红树林》(深圳海天出版社,1999年版)如出一辙。在莫言看来,徒有“红树林”之名,实属无奈之举。原先作品题名为《珍珠奇谈》,后来资助方看中莫言小说创作的“红色系列”的影响力,认为改成“红树林”有卖点。不过,在莫言的这部小说中,故事情节虽然描写正直诚恳的检察官马叔、自甘堕落的女市长林岚、公子哥大虎和美丽的珍珠姑娘等人物之间,交织而成的情与仇、爱与恨、善良与邪恶、法律与罪犯间的剧烈冲突,但是贯穿于其中或多或少出现过“红树林”的字眼,它们甚至还透视出一定的象征意味(例如,红树林有着原始之美和生命之美。林岚与马叔在红树林的月夜下的动情,宛如生命的原始魅力的释放;珍珠猛砍红树林,以发泄被人糟蹋之情绪,但消损不了红树林的本色。人间沧桑,可是红树林却“涛声依旧”)。
如果从直接走进“红树林”的天地看,内蒙古巴彦淖尔市文联副主席赵海远笔下的《红树林》(杭州炫彩文化艺术策划有限公司旗下的中国原创音乐基地网)[1]不仅诗情画意浓郁,而且咏物言志凸显。歌词是这样的:
(1)淤泥中扎下粗壮的根,
海岸上屹立伟岸的身。
风暴撕咬你片叶不落,
海浪拍打你枝条不断。
送走灾难留下灿烂,
你的坚强千古赞叹。
啊红树林,
护佑多少弱小的精灵,
繁衍多少鲜活的生命。
蓬蓬勃勃郁郁葱葱,
好一道绿色长城。
(2)潮水中涌动深深的情,
沙滩上托起不朽的魂。
岁月更替你矢志不移,
斗转星移你忠贞不渝。
送来吉祥守望平安,
你的美名世代相传。
啊红树林,
蕴育多少生活的欢欣,
放飞多少绚丽的憧憬。
蓬蓬勃勃郁郁葱葱,
好一道绿色长城。
不过,来头大的书写作者,2006年时任深圳市委书记的李鸿忠(现为湖北省人大常委会主任)也许是不二人选。他在2006年第3期《世界环境》杂志上发表《红树礼赞》一文,紧接着该文又出现在2006年4月29日《人民日报》的第8版上,随后作者以《红树绿赞》为题,发表在《人民文学》2006年第7期上。经过一番比对阅读,《红树绿赞》的“文学性”也许经过编辑高人的“打磨”,有了一定的提升。不管怎么说,这篇散文围绕看似普通但是作用非凡的红树林植物,抒发并赞美了它的诸多优秀品格。与此同时,借物言志,倡导一种红树精神,让人感觉颇有点像茅盾《白杨礼赞》中那种直抒胸臆的风格。在李鸿忠“雅兴”的带动下,“红树”不仅被钦定为深圳的市树,而且全市上上下下掀起了以“红树”为题的文艺创作的热潮。于是乎,诗歌、散文、舞蹈以及音乐等文学艺术样式无不成了“红树”闪亮登场的载体。作为一种区域文化的挖掘和宣扬,对“红树”的如此大力书写,可以说是中国当代文坛最具规模、最为集中的体现。
统而言之,中国当代文艺作品中的“红树林”书写的作品也许还远不止上述所列举的,但主要就在正式出版物(含有一定影响力的电子媒体)中“亮相”的角度来说,依据我的阅读视野,该提到的作品可以说八九不离十。通过对它们的检视,不难发觉,在形式上,它们游离不出诗歌(含歌词)、散文的主要书写样式;在内容上,也主要定格在咏物言志的层面。作为一种参照,不妨再看看域外的情况如何。
文章来源:《中外文化交流》 网址: http://www.zwjlzzs.cn/qikandaodu/2021/0303/670.html
上一篇:相近题材中外纪录片对比以大国崛起为例
下一篇:浅谈中外儿童文学的比较
中外文化交流投稿 | 中外文化交流编辑部| 中外文化交流版面费 | 中外文化交流论文发表 | 中外文化交流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中外文化交流》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