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文学作为一种独立的审美形态,从自生自灭状态走向自觉发展而形成一种文体。然而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地区的儿童文学,由于受不同文化背景的影响,其发生、发展的轨迹不同,呈现出的美学风貌也不同。比较中外儿童文学,可以清楚地看到中外儿童文学不同的生命轨迹和美学风貌。我个人主要从中外儿童文学的产生、发展角度进行比较:
首先,外国儿童文学的发展,大致可以划分出四个阶段:一是史前期(18世纪以前);二是萌芽期(18世纪);三是第一个繁荣期(19世纪);四是第二个繁荣期(20世纪)。
儿童文学的萌芽时期(18世纪)。法国的人权主义者、思想家和作家卢梭于1762年出版的儿童自传体小说《爱弥儿》,是世界上儿童文学史上第一部把儿童作为具有独立人格的人来描写的小说。它第一次提出:要尊重儿童,要顺应儿童本性,要根据儿童年龄、个性、性别等特点进行教育。他的儿童观、教育观对儿童文学的产生起到了铺平道路的作用。
第一个繁荣期的儿童文学(19世纪),儿童小说崛起是19世纪儿童文学的重要特征,以少年儿童为阅读的各种形式的小说作品大量涌现,尤其是一些著名作家典型性作品的问世,标志着小说体裁已在儿童文学中确立了巩固的地位。儿童文学创作队伍也空前壮大,有家喻户晓的格林兄弟、安徒生、奥尔卡·王尔德、亚米契斯等等。创作出了许多有影响的作品,如《格林童话》、《皇帝的新装》、《快乐王子》、《爱的教育》等,另外,一些文坛巨匠也投身儿童文学事业,为孩子们创作,如巴尔扎克、托尔斯泰、契科夫、乔治·桑等。此外,儿童诗歌、散文也脱颖而出,出现了英国作家斯蒂文森的《一个孩子的诗园》和法国作家法朗士的《一个孩子的宴会》等名作。
第二个繁荣期的儿童文学(20世纪)。进入20世纪,儿童文学引起了社会的普遍关注,从而促成了各种儿童文学机构的设立和有关工作、活动的开展,这极为有力的促进了世界儿童文学的进一步繁荣。此时期的特点主要有:(1)儿童文学具有愈益鲜明的美学特征。(2)幼儿文学崛起并走向兴盛。(3)传统的文艺形式与现代化传播媒介并存,相得益彰。(4)儿童文学题材、形式、风格呈扇形发展。
20世纪的著名儿童文学作家作品有,巴里的《彼得·潘》、黎达的《跳树能手》等故事丛书、罗大里的《洋葱头历险记》、林格伦的《长袜子皮皮》等。
作为世界上文明发达最早的国家之一,中国拥有数千年文字记载的历史,早已形成了悠远而丰富的文学传统。作为整个文学组成部分的儿童文学也同样源远流长,有其相关的或自身的艺术传统,有其萌发、形成、发展的过程,尤其是近代以来,更具有了可供面熟的清晰的历史轨迹。
在中国,儿童文学这个概念是在现代文学史上才出现的。但事实上,在中国古代民间文学、古代文学典籍及古代传统启蒙读物中,就有大量的作品具有了儿童文学性质,滋养着儿童们的精神生活。在儿童文学尚未形成的漫长年代里,古代民间文学中已经有了儿童文学的萌芽与原始雏形,如神话中的“盘古开天辟地”“女娲补天”“夸父逐日”等等,尤其受到儿童们的欢迎。另外,一些寓言故事如《画蛇添足》、《守株待兔》等以其具体,短小,生动鲜明又富夸张比拟的手法,记录的逸闻趣事流传在世世代代孩子们中间。民间儿童文学遗产中也有大量的韵文作品,主要是儿歌(童谣)。它们一般主题单纯,题材广泛,形式短小而活泼自由,便于口口相授,更便于记忆。
中国当代儿童文学大致分为(1)建国十七年间的儿童文学。(2)“文革”十年间的儿童文学。(3)新时期的儿童文学。新中国的诞生,中国儿童文学进入了人一个新的历史阶段。特别是改革开放后,儿童文学由复苏到发展,开始跨入一个新的黄金时代。此期间,中国儿童文学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收获,有儿童“伤痕”小说,《班主任》(刘心武);有动物小说,《狼王梦》(沈石溪);少年报告文学,《星期日烦恼》(刘保法)。到了80年代初,幼儿文学受到了特别的关注,出现了《紫罗兰幼儿园》(郑春华),《岩石上的小蝌蚪》(谢华)等优秀作品。90年代以来,图画故事空前兴盛,郑春华的《大头儿子小头爸爸》系列,更是好评如潮。
如前所述,中国儿童文学的历史发展并不是一帆风顺的,但却在经历了长期的曲折和磨难后,迎来了光明的前景,使作品的主题从单一走向多元,题材从狭窄走向开阔,新的艺术探索使儿童文学充满升级和活力。
文章来源:《中外文化交流》 网址: http://www.zwjlzzs.cn/qikandaodu/2021/0303/671.html
上一篇:中外当代文艺作品中红树林书写论
下一篇:用横截面的方式看历史讲述古今中外开国年的作
中外文化交流投稿 | 中外文化交流编辑部| 中外文化交流版面费 | 中外文化交流论文发表 | 中外文化交流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中外文化交流》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