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信息
Navigation

刊名:中外文化交流
主办:中外文化交流中心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
ISSN:1004-5007
CN:11-3004/G2
语言:中文
周期:月刊
影响因子:0.005423
期刊分类:精品文化

现在的位置:主页 > 综合新闻 >

源远流长的中外交流的重要载体:香文化

来源:中外文化交流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1-06-08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中国的香文化源远流长,内涵丰富,传承有序。先民最初焚燃香草的习俗与祭祀相关,在众多遗址遗物中留下了痕迹。汉代丝路畅通,树脂类香料开始传入中原;原产于东方的麝香源源


中国的香文化源远流长,内涵丰富,传承有序。先民最初焚燃香草的习俗与祭祀相关,在众多遗址遗物中留下了痕迹。汉代丝路畅通,树脂类香料开始传入中原;原产于东方的麝香源源不断地向域外输出。香料成为中外文化交流的重要载体。

随着历史发展,在宗教和文人的推动下,上自朝堂,下至市井,皆习香事。各类香料广泛应用、各种香器应运而生,各种情感赋予其中。隋唐的富贵奢华、宋元的清远素净、明清的千姿百态,风骨不同,各具特色。


香文化日益融入普通民众生活,其内涵越来越丰富,其意义越来越宏阔。从神秘高远的祭祀,到奢侈华贵的庙堂;从清雅馨香的书房,到大众百姓美好生活的精神寄托,独具神韵的东方香魂散发着无穷的魅力。


自古以来,香料与人类的生活息息相关,认为香既是沟通人与神、敬奉先祖的媒介,又有怡情养性、启迪才思之妙用;既是袪秽致洁、美化居室的妙方,又是养生疗疾、袪疫辟瘟之良药。随着丝路畅通,昂贵的香料或是伴着丝路古道上的阵阵驼铃,或是随着扬帆海船上的声声呐喊,从遥远的域外来到中国。逐渐形成了以“沉、檀、龙、麝”为骨架的四大香料体系,构成中国传统香事体系的经络。


居于首位的沉香,因产量稀少、香味芬芳独特,自古以来便受到社会各阶层的钟爱,被视为敬神、礼佛、品闻、药用等最理想的香材,也是制作合香的核心。作为中外交流的重要载体,香料背后,既有宏大的全球叙事,也有独属于东方的自我表达。


沿着丝绸之路进入中国的各种香料,逐步与中华文化融合,形成独具特色的中国香文化,其典型物化代表是各式各类的香具,无论用于礼仪祭祀还是用于家居陈设,都因为人文内涵的改变,重新加入了形而上的装饰内容。



各类香具中,最具代表性的是香炉。其形制繁多,包括先秦时期的鼎、鬲、豆式熏炉,汉晋时期的博山炉、南北朝时受宗教影响产生的长柄香炉、唐代金属香具、宋代以简洁清新为特色的瓷香炉等。至明清,出现“风磨铜”制造的宣德炉,依旧延续着宋代香文化的余音,追求古法与古意的一脉,始终不曾断绝。


中国焚燃香料的习俗源头与上古祭祀相关,先民们将燃烧上升的香烟视为人神之间沟通的媒介。随着丝路畅通,香料朝贡贸易往来不绝,为历代宫廷皇室所钟爱。宋元时期,市民阶层的兴起,海路贸易繁盛,原本只为宫廷权贵享受的香事逐渐渗入民间。宋代中后期,以香炉、香盒、箸瓶为主体的炉瓶三事,渐成定制。


明代郑和七下西洋,香料为大宗贸易品,与丝绸、茶叶、瓷器共同成为中外文化交流的重要媒介。中国人爱香、敬香,香逐渐与中国传统文化融在一起,演绎出许多精彩的故事。

香在唐宋以后最重要的转型,是其“文人化”。在文人士大夫阶层的推动下,香成为书房“四般雅事”之首,焚香、挂画、点茶、听琴,成为“传统文化”的脉络之一。文人从他们自身的意趣和情感出发,对香品、香具的环境进行选择和创造。品香焚香,已不再是简单的生活附庸,而是一种纯粹的独立审美、修身养性的活动。具有完整的形式,复杂的内容,是一种高级的心灵活动。当香气氤氲弥散,精神与世俗仿佛拉开了距离。

中国香文化中所特有的“合香”,即将不同香料按中医药“君臣佐使”的构架各自炮制、拼配。文人士大夫根据自身的审美主张,为合香设定了不同的意境,诗词书画、舞乐琴茶,无物不可入香。



文章来源:《中外文化交流》 网址: http://www.zwjlzzs.cn/zonghexinwen/2021/0608/771.html


上一篇:百名闽侨青年精英“海丝行”:愿做中外交流合
下一篇:专家谈侨批:“百年跨国两地书”实现中外交流